牛永娟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病毒風暴席卷全國,隨著武漢“封城”,、各地“封村”、“封小區”,多地高速入口可入不可出,教育部門也傳來了“停課不停學”的指示,即延期開學期間,各地各校組織學生利用“互聯網+”的模式開展遠程教學。之前一直在憧憬和“蠢蠢欲動”的在線教學一瞬間變成了現實,那么地猝不及防、不容思量。一時間憧憬似乎變身焦灼,學院英語閱讀教學的教研室主任們和我教研室的各位教師便開啟了網上謀課、備課之旅。短短的半個多月,我們實現了從教師到集播音員、技術員等于一身的“多面手”的蛻變。
旅途的辛勞與欣喜在屢次長達兩個多小時之久的視頻或語音會議中,在教研室與跨教研室教師集體備課火花閃現的多個瞬間,在每一天終于關閉手機和電腦準備休息時看到屏幕上顯示的已是凌晨的瞬間,在收到學生準時交來的作業忘卻困頓堅持當天批改完成并反饋的瞬間,在教研室教師微信群里滔滔不絕地講著自己的學生作業和學習態度讓人驚喜和感動的瞬間……
旅程開啟于雨課堂,1月29日,我便開啟了雨課堂的學習之路,每天定點蹲守,等待各位雨課堂使用大神的精彩分享,手機收看課程、電腦實際操作,忙得不亦樂乎!終于掌握雨課堂的皮毛,覺得離在線教學近了一步!見識了孩子在家直播上課時的網絡擁堵,我在開學前一周建立了各班“微信輔導答疑群”,以備不時之需。集體備課的智慧在雨課堂的使用中步步實現,從發群公告布置任務,到把PPT課件插入語音講解,到討論區的互動,再到每周的出門測,一環扣一環,老師們已經構建了線上教學的立體方案。沉浸在精心設計的“混合式教學”實施方案,一抬頭卻在開學前幾天多次遭遇雨課堂的擁堵和崩潰。我的心情也是崩潰的:就說制作PPT語音講解課件的制作,錄到讓人懷疑人生。面對學生時如魚得水的老師,面對手機屏幕語言卻顯得那么蒼白,錄了,聽了,刪了,又錄了,又聽了,又刪了……周而復始,總覺得缺點兒什么。于是,開學前一天又對釘釘下手了!
平臺的擁堵和崩潰并沒有澆滅我的熱情,一遍一遍地看著雨課堂的各種功能,還是“心存僥幸”。2月14日,我在雨課堂群公告區以粘貼附件的方式給所有同學們寫了一封信“To my students”,從思想、目標和學習動力等方面動之以情,期許學生為特殊的信學期的到了做好準備。學生們的秒回復,讓我感受到了他們想回到課堂的迫切心情,我吃了一顆定心丸。第二天,《英語閱讀》授課實施方案現身于雨課堂群公告,學生們了解了至少時第一周的混合式學習方案,做到了心中有數。
2月15日,我已經提前完成了課程預習、學習、測試等各項資料的上傳工作,2月16日已經發布了學生未來兩天需要的學習資料,戰斗的前奏一切順利。而接下來的一仗卻大費周章,2月17日,開學的第一天,學生被我發布的學習資料瘋狂轟炸,不知所措,嗚嗚!因當天雨課堂發布資料一直擁擠,雖然看到了不要重復提交的提示,我還是不放心,從下午到晚上提交了多次,一直發布不成功,凌晨三點多醒來一看,我給學生發布了11次語音學習課件,沒有語言能夠形容當時的心情,我整理思緒,當即給各班學生寫了道歉信,怎一個狼狽?之后我在各班微信群輔導答疑群中關注問及同學們雨課堂語音課件學習情況,有沒有困難,有沒有別的需要,學生的反映時積極的,他們克服了網絡擁堵的困難,學習順利進行!
見識了雨課堂的擁堵,卻沒有忍心放棄雨課堂,現在的我,輾轉于雨課堂、微信群和釘釘之間,確保各項學習任務學生能夠不折不扣地完成,確保輔導答疑一直在線。雨課堂用來發語音課件和一周測試,釘釘用來發其他學習資料、收取作業、輔導答疑,微信群用于應急通知和輔導答疑,一切教學活動如期開展。
雨課堂的語音課件,讓同學們未見其人,卻聞其聲,隨時聽取講解,如同老師隨時在身邊。釘釘的作業批改讓我和學生之間多了私下交流的空間,在評改區,我拋開了系統提供的評語,為每位同學私人定制了文字和語音評語,我想,這是最接地氣的輔導答疑了吧!
在釘釘群公告討論區的拋磚,成功引來自帶光環的玉石,思想碰撞的火花,著實讓人怡然自得,滿滿獲得感。
說話之間,陀螺一樣的我又要開啟一天的輾轉,大聲對自己說聲“加油“,繼續”“蛻變”的旅程,靜心修煉,靜待花開!期待疫情結束,成功蛻變的我們一起展翅!
面對疫情,我們一起來加油!